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势头下,全球航空出行的需求已大幅下降,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日前的测算,航空客运量至少在2023年以前都无法恢复至疫情之前的水平。
尽管如此,中国的公务机市场却在这场灾难中“一枝独秀”,华龙航空北京基地的运行数据显示,尽管受到两会期间飞行限制等因素的影响,3-5月华龙航空机队的每架飞机平均飞行架次已超过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水平。成立于2011年的华龙航空,如今拥有整个亚太地区最大的公务机机队。
国内公务机市场为何能在这场疫情中成功“免疫”?
国内公务机市场何以“免疫”
事实上,在全球疫情爆发初期,公务机就在医疗救援、运输防疫物资、海外华人回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也让拥有着民航班机无法比拟的私密性和安全性的公务机闯入了民众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不仅感受到公务机出行的便利性和必要性,也愿意来尝试这种出行方式。
公务机飞行主要涵盖旅行包机和商务飞行等,以飞机托管为主的华龙航空等公务机公司,托管客户主要是企业主,他们的出行目的主要是商务活动。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各个企业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工作,因此,国内公务机出行需求强劲反弹。
公务机通常拥有独立的候机楼及登机通道,最大程度地减少和其他旅客的接触机会,乘客也可以更精准地掌握机组成员的情况。此外,公务机在客舱空气循环系统上也更优于民航班机,飞机上拥有更先进的医疗设备等。
为了进一步保障公务飞行的安全,华龙航空还与全球领先的航空医疗与旅行风险管理服务机构MedAire达成合作,由专业医疗团队为旗下公务机提供配套的医疗保障服务。此外,早在一月中旬,华龙就针对疫情做出了系列的预警方案并发布了安全通告。
同时,参考民航局发布的《运输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和各公务机厂商发布的疫情防控技术服务通告等,华龙航空也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防护措施,比如每个航班进行防疫风险评估,根据不同风险级别适用不同防护措施;对飞机进行整机消毒;选用指定可靠的餐食服务商;乘务员实行全程无接触服务等等,保障飞行中的安全无忧。
成功运营公务机靠什么
而放眼全球公务机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据JSSI日前发布的4月全球数据,全球公务机飞行指数同比均有大幅下降,欧美地区公务机飞行指数甚至同比下降超过7成,然而亚太地区公务机飞行指数仅下降4成,降低幅度远小于其他地区。华龙航空认为,随着中国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以企业家使用为主的中国公务机出行需求的持续增长,一定程度上拉高了亚太地区的公务机飞行指数。
受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影响,航空业内的大多数公司都已经暂停了招聘新员工,旅客需求下滑带来的飞机停飞,使得在职一线员工也普遍面临降薪甚至无薪休假的尴尬。华龙航空则仍在大规模招聘新员工,公司内部从春节到现在也没有裁员,没有降薪,还在为签约新客户,引进新飞机而忙碌。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国严控边境等不利因素下,4月,华龙航空还受国内客户委托,成功引进了一架全新的湾流G650公务机,成为疫情期间国内引进的首架公务机,为其客户复工后的商务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而在很多人看来,疫情之下按时为客户引进飞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目前,华龙航空管理着40多架公务机,其中大型机占比超过了70%,也拥有湾流的全线机型。在北京和香港实行双基地运营的华龙航空,于2019年12月成立了新加坡分公司,正式进军全球市场。
作为公务机运营商,华龙航空不仅拥有航空运营人运行合格证(AOC)和自己的地面服务公司,还拥有出入境旅行社资质,并在业内首创了“天地一体化”的服务理念和运营模式,可以为客户提供从飞机采购咨询、融资方案、引进托管、运行维修,到地面保障、旅行服务等链条式的高端出行解决方案。
同时,华龙还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和天气监控系统,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获得国际公务机最高级别认证IS-BAO Stage 3的公务机公司,将安全运营水平提升到世界最高标准。
近日出炉的《2019亚太地区公务机机队报告》显示,华龙航空以45架飞机的机队规模,跃居亚太地区首位,并以超高增长率蝉联亚太地区机队增幅最快的公务机运营商,打破了中国公务机行业近30年的市场格局。
“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始终坚持着安全与服务,不断修炼内功,提高运行能力,最终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华龙航空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会把追求机队规模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希望以服务质量和安全运营取胜,成为最值得客户信赖的公务机管理公司。”